最美四川双飞8日游
钜惠厦门双飞8日游
完美江南南京.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双水乡乌镇.西塘双飞7日游
钜惠云南9日游
印象张家界双飞7日游
绍兴兰亭游
内容介绍
参观了蒋介石的故里奉化溪口的次日,我们前往浙江绍兴参观兰亭、鲁迅故居。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45分钟,到了绍兴。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参观了蒋介石的故里奉化溪口的次日,我们前往浙江绍兴参观兰亭、鲁迅故居。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45分钟,到了绍兴。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寄居此处写下千古绝颂的《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名闻天下,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幸好借这次在宁波市委党校学习的机会,我可以,探寻一下与王羲之、鲁迅有关的名胜古迹。 车子绕过一个圆盘,穿过市区向西南方向行驶。马路两旁都是高楼大厦,一幅现代都市的的模样,这让我怀疑绍兴是否还是江南水乡。车穿过古兰亭镇,进入一段下行的山谷。山谷内绿郁葱茏,显得幽静。司机指着右边的山,说:“那里面就是兰亭啦。”汽车顺着马路爬上一道斜波,又行驶几分钟,来到一个岔口。路口一块刻着“兰亭”两字的巨石映入我们眼帘——兰亭到了。我们下了车走向兰亭。兰亭掩隐在树林中,从外面看不出它的真容。顺着一条丛间石路步行百十米,我们来到来到一座简易的木门前——兰亭入口处;旁边树下有一间小木屋,那是售票处。我们导游进入。 走进兰亭,小路两边古木钻天,我感觉自己正穿过时间隧道,去拜访德高望重的前辈。据介绍,兰亭原本是一处私家园林,松竹遍布其间,没有高大的楼宇,各处建筑都显得玲珑毓秀,书墨飘香。人还没有跨进院门,各种楹联、石刻、书法已经向我们彰宣兰亭的内涵。院内竹林绿郁葱葱,浓荫夹道,仿佛是排列等候的侍者,静候于此迎接拜访的客人。一阵微风送来沙沙细声,又仿佛是它们鼓掌欢迎。穿过绿竹小径,来到一开阔处,一座小山挡住了视线。小山下有一鸿池塘,池塘中有七八只白羽鹅在水面嬉游,一些游客驻脚观看。这便是“鹅池”。鹅池左边有一颗巨大的古樟树,繁茂的枝叶象一把巨伞向四周伸展。樟树下有一个三角小石亭,远处望去,仿佛一把巨伞下站着一小孩。小亭三角飞檐翘起,仿佛凌空欲飞的燕子,曲线流畅,外型美观——那是一种亭台的建筑美。它让我想起小时候戴的草帽,为了好看而不是遮阳光,我总把草帽的四周向上弯曲翘起。用现在很时髦的话说,这是很帅气很阳光的。三角亭除了青瓦飞檐,其余都用巨石砌成。这便是“鹅池亭”。鹅池亭内有一石碑,上面刻着“鹅池”二字。传说王羲之喜欢鹅,故以繁体鹅字练草书,练成的一笔鹅字行云流水,至今无人能及;此处“鹅”字铁划银钩,传说为王羲之所书;而“池”字左右构架,浑厚有力,据说是其子王献之补写。一碑二字,父子合璧,被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传为美谈。离鹅池亭十米远的竹林里,有两块练字金石,旁边有两口大缸,这也传说是王羲之蘸水练字的地方。我们四处游览,感受古人学书习字那种刻苦用功的精神和儒雅的气息。有几个游客下到鹅塘对面的水边,向池边撒食,引来鹅群争抢,游客高兴极了,叫喊起来。我每到一个景观处,便是一通照相。 鹅池两边有通向山后景点的路,我们跳过鹅塘垫脚石,顺“鹅池”右边一条小路,来到山丘后面。这里有一间被绿水环绕青灰建筑,门上面写着“右军将军祠”。祠前有一片池塘,池塘里荷叶婆挲,有的很高,有的几近水面。季节已经是晚秋,满塘的荷叶已经没有红肥绿瘦、荷叶田田,一半枯萎调零一半风韵犹存。走进“右军将军祠”,像是进入水上亭榭,祠内廊抱水、水环亭,祠中央有一石亭,就是“墨华亭”。穿过与石板桥连接的墨华亭,从门口可以直达后面的厅堂。厅堂上挂着后人画的王羲之画像,画像上方写着四个遒劲的大字:尽得风流。这是后人对王羲之由衷的评价吧。玻璃窗内陈列着一些名人的摹本和据说是王羲之书法的书。左右长廊墙壁上镶嵌着自东晋以后至清二十多位名人或临或摹的《兰亭集序》碑刻文。据导游讲解,《兰亭集序》自唐太宗以后,没有人再见过真迹,传说被唐太宗带进坟墓,但考古挖掘,并没有挖出真迹,这倒成了收藏界悬案。现在坊间流传下来的是冯氏神摹本。长廊上有供人练书法的石桌,我也有模有样,做做姿势,留下照片,可以亲身体验一下中国文化。 从右军祠出来,一曲轻缓流畅的古筝乐曲——《春江花月夜》飘了过来,吸引了我们。音乐是从右军祠右边一块空地传来的,那里或坐或站着一些游客。我们过了“墨池”桥,向那边走了过去。原来那里便是“曲水流觞”景点。曲水两边的石头上放着几十个圆坐垫,一些游客坐在这里休息。有几个游客提笔思考,或在卡片上写些什么。四位穿古装的小姐,手持酒壶酒觞,两两站在曲水两边,流觞取觞。游客们在模仿古人曲水流觞,吟诗作赋。传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就是那天作成的。一个中年男子举起手,告诉小姐诗已做好。一位小姐斟好酒将酒觞置于溪流之上,酒觞缓缓地流到中年男子身边,中年男子俯身捞起,举觞吟诗,而后一饮而尽。他这儒雅的举动引来游客热烈的掌声。 离开“曲水流觞”,穿过“流觞亭”,我们来到了御碑亭。这是一个八角重檐的大亭,九级高台,甚是雄伟,显得与众不同;飞檐上翘飘逸,宛如飞燕栖息;八角上挂着古老的风铃,似乎要让人感觉古铃今声。亭内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非常霸气,彰显皇帝气派。碑的正面是康熙的题词,反面是乾隆的题词。听导游细读讲解,两位皇帝字里行间渗透出对《兰亭集序》的羡慕之情,以及对王羲之行云流水的草章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这可能是中国唯一的一块由祖孙皇帝对同一位艺术大家高度评价的御碑吧。 御碑亭边上的松树林下,有一块“太”字碑,传说王献之习字,写完“大”字,被人叫走了,王羲之见字没写完,给“大”字补了一点,王献之回来把字拿给母亲看,说字是自己写的,问母亲像不像父亲的字,母亲告诉他“太”字只有那下面的一点像。这虽是一个传说,但我从中感觉到了书法大家的家庭教育的美好的氛围。一条石路连接后院墙角边的一座小门,我们顺路走了出去。院外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条很低的石桥,这里便是“三折桥”景点。河水随着山谷蜿蜒而去。河水很浅,有些游客赤脚到干枯的河床中间拣石玩水。河对面是竹林休闲区,一些游客过桥到那里烧烤、休闲。更远处是崇山峻岭,那里树竹茂密,山势蜿蜒,一片绿郁葱茏,山腰的树竹被太阳照耀下,浮起一层淡淡的青烟。这是兰渚山,是兰亭的福山,整个兰亭在它的庇佑下,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深圳康辉旅行社 我们度过三折桥,在河堤上漫步,欣赏这里的山、水、河、桥、树、竹的自然景观。就像有人吃多了大鱼大肉,一时间爱吃蔬菜解腻一样,我们看多了兰亭的人文景观,来到自然环境,也别有一种心情。我认为欣赏自然美景、人文书画,山水适远看,书画宜近赏,两种看法两种心情,彼此相得益彰。离三折桥一百米处,另有一座两墩石桥,桥面与河堤面齐平,比三折桥高大很多,显然是近年所建。我们过桥返回兰亭围院。院门在兰亭一角,似乎是山腰上,高出兰亭院内一大截。斜坡下面是一块池塘,叫“乐池”,许多游客在乐池中游玩,有的泛舟,有的撑竹排,欢声笑语不时从那里溢出。池面上凌空架起一座小亭,两边附有曲廊,后墙边的一条小路与之相连,可直通乐池对岸。那是“俯仰亭”。右边有一条幽静小路,我们从这里下到“俯仰亭”对面的观景台。观景台筑于水上,离水面一尺有余,木板铺成,上面有四个大石墩,我们并肩于此休憩。举目眺望,眼中的俯仰亭仿佛进入了山水画卷——画下面近处是水,水面有竹排、小舟;画上端高远处是山,崇山峻岭烟雾茫茫;左右是树,枝叶横斜,水面倒影随波荡漾——真乃人间美景! 离开乐池,穿过兰花盆景园,我们进入“古驿站”。厅内壁窗张贴了很多当代名流的照片,彰显各界对兰亭建设的人文关怀。右边壁窗有一幅清朝兰亭地理位置图,从图看出,兰亭设施建、规模那时都已经完善了。我们在此买了一些纪念品,主要是镇纸和折扇,用作纪念。走出驿站,我们游览“兰亭”古亭。兰亭碑中间有一道裂痕,被修补过,看景点说明,知道兰亭碑在“十年浩劫”时被人砸断。“十年浩劫”,这场文化浩劫于此也随碑融入了历史长河。兰亭游完了,我们随众人顺着小路翻过“惠风亭”,从“之镇”走出兰亭,结束了为时半日的兰亭游,下一个参观点是鲁迅故里。

©新疆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号:L-XB-100013

ICP备案号:新ICP备19001292号-4

新公网安备 65010302000123号